杨勇:严谨细致抓质量,刻苦钻研促创新

时间:2022-05-05  来源:清江浦区总工会

mmexport1651369717851.jpg

执着和坚持让梦想起航

参加工作30多年来,杨勇同志一心扑在生产和创新工作一线,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从基层的一名铆工干起,默默无闻,兢兢业业。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学习钻研,他的业务技能水平不断增强,逐渐从一名基层铆工成长为业务技术管理人员。面对每一次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特别是针对设备上结构复杂异形体零件放样要求高,他总是刻苦钻研,通过查阅资料、反复实践,很快总结掌握新方法,并亲自给其他员工进行讲解、示范,做好传帮带,实现技能的传承,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杨勇同志因其出色的工作能力,被公司领导委以重任,先后承担了公司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氯甲烷蒸发器、硫酸低温余热回收蒸发器、有机硅流化床等重点产品的制造工作,产品质量得到了用户的肯定,为企业和产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刻苦钻研助力新品开发

除了对自身业务精通之外,杨勇同志对公司其他产品的技术革新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2021年公司承接德国汉诺威公司的一批换热器设计、制造合同,该批换热器是公司首次承接大批量、大直径、高压力等级的浮头式换热器,结构和制造工序极其复杂。为此,公司专门成立了攻关小组,杨勇同志作为攻关小组的一名成员,从产品设计阶段就与科技人员共同探讨、一起查阅标准资料,反复钻研、反复琢磨,亲自动手实验,从源头上即开始优化结构,提出了“管束修磨方法”,该修磨方法简单易行,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返工时间,使管束顺利进入筒体,此方法在2021年度获得了公司颁发的技术革新奖。

此外,为提高有机硅流化床反应器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消除组焊过程中产生的变形,保证设备的密封,杨勇根据日常工作中的积累,并查阅大量资料,提出了“利用电动滚轮架转动加工设备法兰密封面水线”的方法,通过改造简单的改造,实现了在密封面上刻划密封水线,起到可靠密封的效果。大大缩短了生产时间,为公司节省了近6万元生产费用,真正起到了“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

用心用情带队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杨勇同志深谙这个道理,为了培养与提高检修及操作人员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他利用业余时间精心编写了若干培训资料,为方便操作人员技能的提升,他还创新性地将操作规范、技能培训等内容融入到到设备创新设计中,实现了边操作边学习、边维修边学习;针对检修人员碰到的困难及时指导培训,通过每日参加检修班组早会进行检修技能及规范化等培训,指导带领检修人员完成设备创新改进工作,培养了检修人员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安装的规范性,增强了检修人员的自信心,他对工作的热爱以及超倍的努力付出,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同行、同事们的高度认可。

对于杨勇同志来说,每一个零件都关系着生产设备的安全,确保品质,就是他最大的职责。作为一名优秀检验员,每年经他过手检验的设备达到近500台,每年都查出诸如在设备主体上划接管位置错误、尺寸错误、开孔大小错误、零部件与设备主体漏装、错装等质量隐患上百起,避免了很多质量事故的发生,这么多年累计为公司节约100多万的返修返工费用,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制作成本,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为公司产品向专精特新转型做出了突出贡献。(杨忠 高越)


职业经历及主要荣誉:杨勇,1991年7月入职淮阴化工机械厂从事铆工工作,2003年12月国企改制后进入江苏科圣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担任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制造检验工作。2020年发明的“管束修磨”“利用电动滚轮架转动加工设备法兰密封面水线”等方法,荣获2021年度公司颁发的技术革新奖,获得公司励志基金奖励,并被淮安市总工会评为职工十大先进操作法。参加工作以来该同志多次被公司评为先进标兵、先进工作者和优秀中共党员,2010年获得公司颁发的特别奉献奖,2021年4月被淮安市人民政府评为淮安市五一劳动奖章,2022年5月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