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中,清江浦区各级党政工组织按照“两在两同”建新功精神,坚持“三个立足”,合力服务乡村振兴提升为农民工解难事办实事工作水平作为抓手,坚持需求导向,精心组织就业创业扶持等关爱保障行动,在不断增强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等方面取得实效。
一是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建设美丽家园,为广大农民工在乡村振兴中拥有更好舞台。围绕全力打造美丽淮安的“清江浦样板”总体目标,在全区吹响“奋进新征程 建功‘十四五’”劳动竞赛号角,组织开展行业性竞赛,上半年共开展2期企业管理人员、3期汽修培训,有效调动职工(农民工)岗位练兵、提升技能的积极性。区总工会班子成员在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中秋节前走访慰问清河经济开发区天鹏锂能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工地,为企业农民工及劳模典型代表送上美好的节日祝福。区农水、住建等相关部门,号召干部职工积极投身“服务乡村振兴 建设美丽家园”劳动竞赛活动。农水系统等干部职工发挥专项债和奖补资金撬动作用,纵深推进南部新城全域水环境整治,高标准推进二河绿色生态廊道打造和“一线一园”文旅廊道建设。结合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实施,以黄码港为龙头,加快省运河航运公司总部以及中农联、顺丰等项目建设,打造区域物流中心,着力为广大农民在乡村劳动力转移中提供更好舞台。
立足坚持需求导向着力办实事办好事,更好满足农民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农民工群体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困难诉求出发,积极参与涉及农民工利益的最低工资标准、工伤、失业、住房等政策制定修改,协助上级党委政府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涉及到的农民工群体转岗安置、劳动关系处置、创业就业等,推动其合法权益得到制度性保障。以“情系女职工.法在你身边”为主题,开展法律宣传、法律宣讲,为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发挥作用。区总机关深入挂钩的和平镇古庄牛村、城南街道柴米社区,开展“送书进社区 书香暖人心”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社区各送去价值2000元的图书。区扶贫开发协会依托省扶贫捐赠平台,发动企业参与公益捐赠,筹募10万元善款,帮助因病致贫困难家庭。深入实施《新时代清江浦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切实深化产教融合,着力协调解决进城务工子女入学67人,组织淮安顺丰速运有限公司18名快递小哥疗休养。在15家规模以上企业设置避孕药具发放点,为全区70余名环卫女工及女快递员进行“520两癌筛查”,为44名困难环卫女职工妇女病体检,切实关爱女职工身心健康。在全区推行女职工 “康乃馨 633服务计划 ”,打造女职工全周期健康服务平台、建设女职工康乃馨服务站。
立足坚持聚焦重点工作,合力打造乡村振兴特色亮点项目。建立健全聚焦重点工作机制,精准编制乡村振兴特色亮点项目清单,瞄准“港产联动活力区”战略定位,按照“主导产业有活力、布局形象有魅力、投资主体有实力、干部队伍有动力”标准,努力推动以益海嘉里为龙头的国家级食品产业、以黄码港为龙头的港口物流产业、以红椒产业园为龙头的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三大产业布局成型,实现经济发展体量、重大项目总量、现代农业质量、群众幸福分量、资源吸纳能量五个提升。深入推进“法援惠民生•拓展工程”,在困难标准、事项范围等方面拓展服务领域、覆盖人群;开展“法律明白人”进网格,深入社区开展走访、普法宣传,有效引导辖区居民树立法治思维、提升法治信仰。区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每周组织开展矛盾集中排查,联合村居法律顾问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赴基层宣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重点宣传工资保证金(保函)、工程支付担保制度等“一金五制”,就普遍关心的欠薪、工伤等方面问题,进行专业解答。推进片区挂钩巡查,对在建项目开展摸底排查,严格落实欠薪线索首问负责制,做到查罚并举、适时通报。累计受理办结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203件,涉及农民工15225人,责令支付农民工工资7683万元。(浦轩民 杜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