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淮安市总工会 基层动态

产改进行时丨涟水县:突出重点聚焦走深 统筹推进聚力走实

时间:2024-12-18  来源:市总劳经部

近年来,涟水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勇挑大梁”“走在前列”的奋进姿态,持续深化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围绕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找准焦点,重抓落点,打造亮点,产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拿出“三个实招”,复制推广产改试点经验做法

全县试点单位累计达到83家。县产改办注重产改成果应用转化,在面上复制推广国有企业今世缘酒业“赋能赋岗赋薪”、非公企业华源生态公司“333”工程等试点单位经验做法,着重围绕职工赋能提素、成长成才、创新创效拿出“三个实招”:

建机制,为职工赋能做实事。县产改办印发《关于在全县复制推广产改试点单位经验做法的指导意见》。通过组织观摩、开展培训、会议交流、播放专题宣传片等形式推广产改典型经验。建立由县总领导负责,各部门相互配合,基层工会、行业、产业、企业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坚持把“中国梦•劳动美•幸福路”主题教育、“劳模工匠进校园 思政教师进企业”、农民工和一线职工“求学圆梦”行动、创建“职工书屋”、争创“书香企业”等工作,作为工会牵头抓产改、基层单位落实产改的重要内容。建立基层联系点,为企业和职工赋能提素兴办好事实事,形成创建学习型企业、打造技能型职工队伍的浓厚氛围。

搭平台,为职工成才架桥梁。充分利用网站、微信等搭建职工赋能提素多元化平台,方便职工参加学习交流。以“奋进新征程 建功‘十四五’”为主题,在全县职工中广泛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和以师带徒结对共进,组织开展“争当技术能手 争做大国工匠”实践活动。持续推进劳模党支部、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女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实施“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活动,发挥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强化“1+10+N”技能培训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增加职业技能等级层次,开展技能资格评价认证,进行企业自主认证试点和培训,探索设立首席技师、特级技师。

畅通道,为职工建功添动力。引导企业打通职工上升发展渠道,指导企业开展“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完善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推动企业按职工技能水平和创新成果参与分配,让技高者、贡献大的人多得实惠。鼓励行业企业将技能竞赛同劳模评选、职称评定、技术等级认定、工资收入等深度融合,激发职工创新热情。加大基层创先争优支持力度,提高奖补标准。深化实施“双培”行动,着力将技能人才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技能人才,为激励职工建功立业鼓干劲添动力。

二、迈开“三个步伐”,有力有序推进产业链产改

县产改办印发《涟水产业链产改实施方案》《涟水绿色食品产业链产改实施方案》。选择绿色食品产业链进行试点探路。同时,迈开“三个步伐”:

以“正步走”标准健全组织队伍。成立涟水绿色食品产业链党委,下辖18个党支部,明确书记、副书记、委员工作职责。建立涟水绿色食品产业链工会联合会,链上13家规上企业全部入会,选举产生主席、副主席及三个委员会。设立涟水绿色食品产业链产改指导站2个,分别指派站长、副站长。健全产改指导员、联络员、观察员、信息员队伍。

以“跑步走”速度提供系列服务。产业链上有的企业反映产改工作不知道抓什么、怎么抓。县产改办迅即召开一次绿色食品产业链及重点产业产改推进会并举办业务培训。淮安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巨石集团淮安公司都是新落户的“百亿”企业,县总工会按照“涟工惠”“涟快办”机制,在最短时间内帮助企业成立工会组织。巨石淮安公司在职工之家建设过程中遇到一些难题,县总工会很快按排人员前去帮办,带领项目负责人到市开发区天合光能参观学习,并给予资金、书籍等多方面支持。

以“齐步走”节奏推动产改工作。指导链上企业建好活动阵地,教育培训、咨询交流、健身娱乐等都有固定场所。实行资源共享,产改联动、工作联手、活动联办、信息联通。突出产改重点,产业链及重点产业企业都根据实际情况,各自选择一个产改项目,达到“一企一品”、串“珠”成“链”。组织专项活动,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专家授课分享、大师业务讲座、劳模现身说法、劳动技能竞赛等累计36场次,参与职工13200多人次。

三、锚定“三个目标”,协同建好今世缘工匠学院

加强今世缘工匠学院建设,努力打造成为市产改“特色品牌”、涟水“创新标牌”、今世缘“金字招牌”。

聚合力量协同推进。由市总牵头,县总邀请今世缘工匠学院负责同志到金陵科技学院工匠学院、南京高级职业技术学院工匠学院学习取经。在市总指导下,县总配合今世缘酒业,对工匠学院建设进行全面规划,明确目标定位,充实工匠元素,细化功能设置,完善基础设施,制定教培计划,落实推进措施。

整合资源提升内涵。借助今世缘人才发展院和多家院校培训实习基地的组织体系、教学设施、师资队伍,强化工匠学院内涵发展,提升规模层次,构建“工匠学院+分院+教学点”的培训格局。将县总汇集的劳模工匠、“双进”师资等信息纳入工匠学院“名师信息库”。把工会系统网上平台同今世缘线上教学平台相链接,丰富“云学堂”“产学研”形式和内容。

契合需求培养人才。坚持思想政治引领,突出“三个”精神建树,聚焦技能人才培养,服务职工技术创新,推动技术成果转化。截止目前,已举办各类培训233期,劳模、工匠、大师授课150多课时,培养不同层级技能人才4300余人次,其中管理、科研、营销、技术、业务骨干达2680多人。(桂华成 陈进元 陈文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