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淮安市总工会 劳模风采

三尺讲台,乐在我心

时间:2022-04-01  来源:淮阴区总工会

汪培培,淮安市银川路实验小学的一名教师。从教十多年来,她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乐于奉献,忘我工作,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体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因本人的突出表现,曾荣获淮安市“优秀班主任”、淮阴区“巾帼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在教育战线上,她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最美丽的火花。

春泥护花,班务工作从爱出发

她坚守教育的本真,班主任工作从爱出发,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学生心田。她总是对学生倾注无限的热情和关爱,细心关注每位学生的行为,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变化,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学习上耐心引导,生活中热切关怀,经常同他们谈心,了解思想状况,抓住时机,多表扬,多鼓励,帮助孩子们树立自信。她从不给学生贴标签,也从不否定任何一个学生,而是竭力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因为她相信这些闪光点就是教育的生长点。学生们“亲其师,信其道”,班级里逐渐形成你争我赶,积极向上的班风,赢得了学校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她非常注重每次主题班会的召开,每周班会课都要围绕主题,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力争使每次活动都让学生得到一次思想和灵魂的洗礼,留下深刻印象并指导以后的言行。2021年执教“学史爱党,铸魂育人”主题班队课荣获淮安市小学组一等奖。

诲人不倦,无私奉献青春年华

工作以来,从语文教师到信息技术教师,从任教一年级到六年级,从党员教师到班主任,哪里都有她忙碌的身影。无数个早晨,她总是顶着风霜雨雪、披着点点星光最早一个走进尚未完全苏醒的校园,开始一天繁忙的工作;无数个傍晚,她总是伴着灯火,带着欣慰和倦意最后一个离开学校。学校成了她心中的绿洲和梦中的圣地。累了,无怨无悔;苦了,藏在心底,而对家庭的照顾不周,面对家人的种种埋怨,她总是默默地承受着,只是在内心深处责怪自己,可是到了工作需要的时候,她却依然是义无反顾地走出了家门。当天作业当天批,不到天黑不回家,是她恒定不变的工作规律;尽己所能、全力以赴,是她执著坚守的信念;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不知疲倦地工作表现屡屡被同行点赞称道。为提高工作效率、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她和孩子们定下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今日事今日毕,当天的学习任务当天必须完成。她曾说,在她看来,每本作业都跳动着一颗童心,马虎不得。打开作业,仿佛学生就站在眼前,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尽收眼底。批改时她经常陶醉于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之中,好的表扬肯定,差的鼓励提醒,不知不觉,下班的铃声已经响起。就这样,每天晚上放学,她都是左手拉着孩子、右手拎着作业本,摸黑回家,做完家务,还要把剩下的作业批改完、或者在电脑前整理教案、精心备课。她就是这样,为了党的教育事业,一直在勤奋地工作着,十几年如一日执著地奉献着,执著地追求她的人生价值。

教海探航,教育科研硕果累累

工作中,她总是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结合“5G融学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适合个人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已的教学风格。为了上好一节课,她常常日思夜想,认真阅读各种有关的参考资料,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不断打磨,精益求精。近年来,曾执教的《美化文档》、《插入超链接》、《智能分拣垃圾》等多节课均荣获“淮阴好课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也多次送课下乡,与农村学校教师进行交流,多次在全区教学工作会议中做示范课。2017年荣获市基础教育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撰写的20多篇论文曾获省市各种不同的奖项,更有《创客思维视角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小学信息技术多元化教学策略实践探析》、《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创新模式探析》等数篇论文分别发表于多家省级重点期刊杂志。

在荣誉与成绩面前,她并没有被陶醉,她为自己重新定下了新的起点,也深知人民教师责任的重大与光荣,她愿贡献出自己全部的人生与心血,为学生洒汗水育英苗,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青春,做出她自己全部的努力。(杨林)